用人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
|
石家庄顶津饮品有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1,2-二氯乙烷、丙酮、丁酮、噪声、棉尘、其他粉尘、过氧化氢、氢氧化钠、碳酸钠、氨、硫化氢。
依据检测数据可知,粉尘、化学有害因素的浓度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1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19)第1号修改单的要求;其中服饰装具车间线带工房高标机织唛工作业点噪声强度不符合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规定;其余噪声强度均符合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规定。
|
检测结论及建议
|
结论:
粉尘检测结论
该公司工作场所粉尘应检测2种,实检测2种。其中其他粉尘4个作业点12个样品,棉尘13个作业点39个样品,检测结果均符合GBZ 2.1-201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规定。
化学因素检测结论
该公司工作场所化学因素应检测12种,实检测12种。其中硫化氢1个作业点3个样品,氨1个作业点3个样品,过氧化氢3个作业点9个样品,碳酸钠3个作业点9个样品,氢氧化钠3个作业点9个样品,甲苯1个作业点3个样品、二甲苯1个作业点3个样品、正已烷1个作业点3个样品,1,2-二氯乙烷1个作业点3个样品,丙酮1个作业点3个样品,丁酮1个作业点3个样品,检测结果均符合GBZ 2.1-201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规定。苯1个作业点3个样品,检测结果均符合GBZ 2.1-2019第1号修改单《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物理因素检测结论
该公司工作场所物理因素应检测1种,实检测1种。其中噪声27个作业点,其中服饰装具车间线带工房高标机织唛工作业点噪声检测结果不符合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规定;其余作业点噪声检测结果均符合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规定。
|
建议:
7.1建议根据GB/T11651-2008《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的规定,为职工配备防护用品。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
7.2针对噪声超标的情况的建议:
7.2.1对噪声超标的设施集中布置,安装有减振基础的设施,隔离振动,减少噪声传递。
7.2.2定期做好生产设施的维护保养,减少设备运行过程中自身产生的机械性噪声
7.2.3对噪声超标的岗位增加作业班次,缩短劳动者的接触噪声水平。
7.2.4在噪声作业场所醒目位置设置有“噪声有害”、“戴护耳器”等警示标识;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并监督劳动者佩戴耳塞;采取合理的管理行动,降低劳动者实际接触水平。
7.3企业对噪声作业人员配备了SNR值为25dB(A)降噪耳塞,作业人员在佩戴耳塞后,噪声超标作业点实际接触的噪声强度为:89.3-25*0.6=74.3。
7.4按规定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及时更换,并经常性检查其佩戴使用情况。
7.5加强设备管理,不断提高设备检修质量,保障生产设备、防护设施的正常、有效运行。
7.6积极跟踪、研究和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设备、新材料,逐步提升公司生产装置自动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