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1-66765190/91/92
主页 公司简介 业务介绍 业务流程 新闻动态 报告公示 常见问题 职业健康 法律法规 联系我们
服务项目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石家庄杰克化工有限公司年产8万吨螯合剂系列产品及配套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报告名称

石家庄杰克化工有限公司年产8万吨螯合剂系列产品及配套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报告编号

HBWA-2019-035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名称

石家庄杰克化工有限公司

地理位置

石家庄装备制造基地化工园区的石家庄杰克化工有限公司厂区内东北部预留地

建设单位联系人

李爱菊

评价人员

项目负责人

赵晶晶

评价组成员

赵晶晶、宋红飞、张玉梅

现场调查人员

赵晶晶、宋红飞、张玉梅

时间

2018.11.7

采样人员

黄伟、郭晓超、王福星、苏龙飞

时间

2019.01.23-2019.01.25

检测人员

张雨露、王泓晶

时间

2019.01.23-2019.01.26

建设单位陪同人

李爱菊

时间

2018.11.7

项目简介

石家庄杰克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08月,法定代表人智群申,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注册资本为壹仟零肆拾捌万玖仟肆佰贰拾贰元整,位于石家庄装备制造基地化工园区,主要生产螯合剂系列产品。

 

建设项目(用人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

石家庄杰克化工有限公司年产8万吨螯合剂系列产品及配套工程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类:其他粉尘、铁及其化合物粉尘;化学有害物质类:乙二胺、甲醛、氢氧化钠、氰化物、氨、锰及其化合物、氧化锌、硫酸、硫化氢;物理因素:噪声。

依据检测数据可知,粉尘、化学有害因素的浓度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的要求;噪声的强度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的要求。

评价结论及建议

结论:

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判断,该项目属于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基础化学原料制造

依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73)的规定,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基础化学原料制造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为严重。

根据《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冀安监管职健[2012]90)的规定,结合该项目采用的原材料、产品、生产工艺和设备等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并且根据检测结果作业场所作业人员接触的浓度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规定,综合分析判断该项目所属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为严重

该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设备布局合理;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有效;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置符合要求,运作正常;个体防护用品发放及时,产品合格;建筑采光、照明、通风与空气调节、采暖能满足卫生要求;辅助用室的设置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本次所检测结果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均符合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限值的要求。本次评价的过程中对职业卫生公告栏、职业卫生档案等不完善的项目进行了整改,整改完成后符合职业卫生相关要求。在现阶段生产运行过程中,该公司的职业健康状况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

 

建议:

(1)作业人员应按规定佩戴防尘、防毒、防噪声等个人防护用品,公司管理人员应经常性检查员工佩戴使用情况。为从业人员配备的防护用品要保持有效,做到及时更换、更新,使防护用品安全、有效。尤其定期检查噪声超标岗位作业人员佩戴的防护耳塞性能,不得超过使用期限。

(2)检测报警仪应按生产厂家的规定时间和程序定期进行标定,并做好标定记录,确保检测报警装置的灵敏性。并应安排专人负责对检测报警仪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记录异常情况和处理措施及结果。

(3)通过该项目的运行实践,查找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的不足之处,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完善。

(4)定期检修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充气泵,保证充到气瓶中的压缩空气达标;定期清洗消毒,防止多人使用造成交叉污染;定期对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压力表要每年进行一次校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存放要规范,严禁接触油脂,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以免橡胶老化。

(5)应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中职业病危害因素健康检查周期的规定,定期组织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分析和处理。

(6)不断完善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每年组织一次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演练,并对演练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改进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应急救援设施存放处应确保劳动者知晓(且应使劳动者掌握急救用品的使用方法),并在醒目的位置设置警示标识,一旦发生事故,能够迅速做出反应。

(8)该公司应自该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变更申报。

(9)应在清洁无污染的环境中储存防毒面具的过滤件,并保持过滤件的密封性。

(10)生产装置正常运行后,作业场所的警示标识出现模糊不清、掉落现场,应及时进行维护、更换;及时更新职业卫生公告栏中检测数据内容。

(11)生产装置正常运行后,应按照《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2012]47)的规定,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12)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8]第二十四号)第二十六条“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的规定进行日常检测,并确保检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8 河北维安职业健康评价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新钥匙建站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友谊北大街456号北三楼

电话:0311-66765190/91/92

备案号:冀ICP备1802242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