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
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该项目属于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依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第73号)的规定,该项目所属行业风险分类为较重。
根据《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冀安监管职健[2012]90号)的规定,结合该项目采用的原材料、生产工艺和产品等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其中职业病危害因素苯为高毒物品,但接触人数少于5人,并且根据检测结果作业场所作业人员接触的浓度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规定,综合分析判断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为较重。
|
建议:
(1)作业人员应按规定配备防毒、防噪声等个人防护用品,公司管理人员应经常性检查员工佩戴使用情况。为从业人员配备的防护用品要保持有效,做到及时更换、更新,使防护用品安全、有效。
(2)通过运行实践,查找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的不足之处,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完善。
(3)不断完善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每年组织一次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演练,并对演练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改进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应急救援设施存放处应确保劳动者知晓(且应使劳动者掌握急救用品的使用方法),并在醒目的位置设置警示标识,一旦发生事故,能够迅速做出反应。
(4)该公司应自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补充该项目内容的申报。
(5)生产正常运行后,应加强设备管理,不断提高设备检修质量,保障生产设备、防护设施的正常、有效运行。
(6)生产装置正常运行后,应定期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检查,做好通风设施的维护保养,按规定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及时更换,并经常性检查其佩戴使用情况。
(7)生产装置正常运行后,作业场所的警示标识出现模糊不清、掉落现场,应及时进行维护、更换;及时更新职业卫生公告栏中检测数据内容。
(8)由于本次检测未在高温检测季,因此未对作业场所存在的高温进行评价检测,但由于夏季高温季节易出现中暑现象,因此,该公司应在高温检测季委托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对作业场所进行定期检测。
(9)该项目应逐渐增加职业健康检查人数,严格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规定的体检周期安排员工进行体检,确保接害人员均在监护范围内。
(10)该公司应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5]121号)的规定,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保证培训学时、培训内容符合要求。
(11)采购调漆剂、油漆时,严禁采购含苯溶剂、含苯涂料、含苯调漆剂、含铬酸盐的底漆等国家禁止使用的原辅材料。
|